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2008.09.19-分享[光原社會企業成立感恩茶會暨記者招待會]活動



曙光燦爛 光原社會企業成立 記者陳沐恩報導

今年年初獲得若水國際社會企業創業大賽的曙光計畫團隊,九月十九日在輔大淨心堂舉行光原社會企業成立感恩茶會暨記者招待會。會中特別邀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江明修、宏達基金會董事長卓火木及健康奇跡公司董事長周俊吉,共同討論社會企業對台灣的重要性。另外也邀請一群長期支持曙光計畫的朋友,以表感謝。

曙光計劃團隊的前身是神父鄭穆照所帶領的原住民專案辦公室。早在十多年以前就已經深入部落協助原住民就業,有感於原住民需要良好的經濟基礎來發展教育、文化保留及觀光等事業,才能讓部落永續經營,於是他們組成瑪納文化有機促進會,結合不同的資源,以小型融資、貸款的方式讓原住民申請,並幫忙聯絡市場、銷路。

因為輔大曾給予團隊各方面的支持,在成立光原社會企業公司後,將進駐輔大創新育成中心。公司採取認養的方式,藉由2000元認養10平方公尺的土地,提供18公斤的蔬菜;盛產時期,配送數量隨之增加,希望能提供原住民在地就業的機會,讓許多的原住民青年能夠回到部落傳承文化。重點是,他們講求種植有機蔬菜,利用廚餘轉作肥料和有機耕作,提供無農藥的健康蔬菜。目前的耕作物有蔬菜、筍類和蕃茄,未來也將發展經濟作物,如咖啡及茶葉。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江明修在會中表示,他曾參加許多關於社會關懷的活動,他發現社會企業、社會關懷等問題,外國企業反而比台灣企業要來得積極重視。在會後的提問時間,兩位遠從阿里山來參加的原住民說,政府的農會以及各補助單位都有撥預算下來,卻毫無建樹。

近期連續三次的颱風造成原住民農作物相當大的損失,但是因為各方的協助,終於還是能如期在茶會中順利展示他們所栽種的成果。而這次的記者招待會除了慶祝成立,最主要就是要感謝許多曾經幫忙、支持這個企業的人士。
原文出處 輔仁大學 新聞網 http://140.136.114.206/blog/archives/002921.html
光原社會企業成立感恩茶會暨記者招待會

於年初獲得若水國際社會企業創業大賽的曙光計劃團隊,將於九月十九日(星期五)下午二時,假輔仁大學淨心堂舉行光原社會企業成立感恩茶會暨記者招待會。會中將邀請三位與會貴賓介紹社會企業對社會的影響,團隊也將分享公司的願景,同時邀請長期以來支持曙光計劃的產、官、學、非營利組織以及部落的朋友們共同參與,並舉辦感恩茶會,感謝大家的支持與指導。
光原社會企業是由曙光計劃團隊和一群願意為環境生態盡一分心力的原住民和原住民的朋友所創立,透過建立部落小農計劃生產價值網絡,除了能夠創造部落在地就業機會,脫離貧窮,吸引年輕人回流並傳承文化之外,也希望能夠提供消費大眾平價且健康的有機蔬菜,讓人與土地能夠和諧相處。

時間:97年9月19日下午2點—4點

地點:輔仁大學淨心堂
邀請出席分享的貴賓:

江明修院長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卓火土董事長 (宏達電基金會董事長)
周俊吉董事長 (健康奇跡公司董事長)

活動流程

2:00—2.30 歡迎貴賓、來賓、記者
2:30—2.40 開場及形象影片、原住民舞蹈表演、記者會開始、主持人說明
2:40—3.10 社會企業光譜
3.10—3.20 貴賓介紹與致詞
3.20—4.00 茶會交流時間
光原社會企業/曙光計畫團隊
瑪納有機生活文化促進會
輔仁大學原住民專案辦公室 敬邀
拜訪 光原社會企業 的官方網站 http://www.o-power.com.tw/
地址 242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510號輔仁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電話 02-29052554

2008.12.04-參加資策會[eReading垂直整合座談會]

eReading垂直整合座談會

一、會議介紹
隨著網路服務與生活的結合日趨密切,個人化行動連網裝置(Internet Connected Device)將成為連接網路服務的最後一吋(last inch),在閱讀產業中,一場革命也正在展開,舉凡Sony Reader與Amazon Kindle等大廠相繼投入連網閱讀裝置與數位內容的整合,未來的市場機會已可清楚預見。
然而eReading的產業在國際間雖有先行者,但真正的典範仍未確立,綜觀全球,歐、美先進地區,創意與人才均不乏,但由於人力資源昂貴,欠缺了具有效率的製造環境,而台灣具備難得的硬體價值鏈,以及華文出版產業、資通訊環境、與創意人才等各項條件,在發揮國內跨產業整合能力之餘,也可吸引國際eReading創新資源的匯集,都可以透過國內的硬體環境支援,以及網路環境的測試,台灣將有機會成為華文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裝置結合服務的Test bed,增加更多具高價值的服務。
為實現此願景,經濟部技術處與資策會特邀請日本著名的eReading代表業者eBook Japan來台,與國內業者分享發展經驗與尋求服務整合機會。


二、目標
· 透過eReading垂直產業鏈參與者(硬體裝置業者、網路服務者、內容業者)之共同座談,探討發展關鍵議題與促成結合國內軟硬優勢之eReading創新服機會。
· 發掘國內軟、硬體整合的機會與發展趨勢
· 建立我國與國際eReading業者交流的平台


三、舉辦單位
· 主辦單位:經濟部技術處
· 執行單位: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


四、Workshop議程
9:30 - 9:50 Registration

9:50 - 10:30 eBook Japan’s experience and its business model
eBook Japan / 鈴木正則 董事

10:30-12:00

I.電子書產業座談會

· 國內數位出版發展現況
· 出版業轉型的契機與隱憂
· 過去電子書籍發展經驗
· 國內電子書產業的挑戰
· 漫畫產業的特色與數位化的發展模式
· 校園電子教科書可行模式
· 硬體技術的成熟與準備度
· 電子書標準化規格制定可行辦法
· 電子書專利佈局現況與發展機會
· 暢談國內電子書可能發展的商業機會與 服務模式

II.電子書展示

· 線上漫畫工具教學
· iRex電子書展示

與談者

– 資策會 (蘇偉仁計畫主持人)
– 聯合線上 (劉永平總經理)
– iRex(iVersion) (游孟儒執行長)
– 愛美誌 (林泰龍創辦人)
– eBook Japan
– 傳星科技 (江夏偉鵬總經理)
– Device2.0 (郭慶義執行長)
– 台灣漫畫家數位博物館 (黃志湧 理事長)
– 中山大學 (張玉山教授)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2008.12.04-參加第十一屆[京台科技論壇&晚宴]活動


京台科技論壇 首度移師台北【記者高士芬/台北報導】 2008/12/05

已在北京舉辦過十屆的「京台科技論壇」今年首度移師台北,昨(四)日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名稱為此新局更名為「海峽兩岸科技與產業論壇暨第十一屆京台科技論壇」,由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結合台灣八大工商團體聯合主辦,大陸方面則由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組織七大單位一百一十二位企業主來台參與盛會,這是兩岸繼江陳會後第一次大型會議在台灣召開,意義非凡。

大會由發起人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博士,以大家長的身分感謝所有參加的與會來賓及幕後工作人員並以論壇的主要目標:兩岸產業創造雙贏與合作平台揭開序幕,會中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理事長焦佑鈞也勉勵兩方,希望藉由「一年交流、兩年洽商、三年合作」為目標來建立兩岸產業聯盟、創新科技進而創造商機,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表示,經濟雙贏的根基在於兩岸和平,雖然兩岸經濟有些許落差,但台灣有台灣的優勢、大陸有大陸的優勢,如若能把雙方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可以建構很多新的商機。

本屆討論的主題為「合作、發展、創新、雙贏」,會中並就資訊服務產業、IC半導體、寬頻通訊技術、農業科技、企業家以及中華老字號企業家共六個分論壇分開研討,討論的議題將圍繞在兩岸商機的合作與創造上,合辦單位在台灣方面包括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中華資訊軟體協會、台灣農業經營管理學會、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三三企業交流會、商業總會等,在大陸方面則由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北京軟件行業協會、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北京通信信息協會、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京城企業協會、北京老字號協會等,囊括兩地重要工商團體,並邀請到北京控股集團董事長衣錫群、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榮譽會長馬玉萍等一行一百一十二人,台灣方面出席貴賓包括:經濟部國貿局局長黃志鵬、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李永萍、海基會顧問龐建國、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勝雄等,由於兩岸參加人士均具指標性與代表性,這第十一屆的舉辦必定會將以往在大陸北京舉辦的成果延伸,並積極擴大未來兩岸企業等全方位交流的深度與廣度。

兩岸追求平等互利、攜手並進是京台科技論壇創立宗旨,每次的舉辦均邀請京台兩地科技產業有影響力的產、官、學、研各界人士進行座談及溝通,並催生了兩岸科技產業標準的推動與制定。希望藉由此別具意義的大型會議能對兩岸和平、社會正義及政局穩定更往前一大步,共同為兩岸的經濟繁榮安居樂業而努力。

京台科技論壇是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兩岸所搭建的交流平台,創辦人為大陸政協主席賈慶林、已故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及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而台灣電電公會榮譽理事長暨北市進出口公會理事長許勝雄與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黃崇仁長期貢獻智慧與精力並支持贊助該論壇。

京台科技論壇首次移師台北 企業盼續合作 2008-12-04 11:13:00 劉靜瑀

在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後,兩岸民間交流又更進一步。已經在北京連續舉辦10屆京台科技論壇,今年首次移師台灣舉行,共有120位中國企業家來台參與論壇。中國京城企業協會會長衣錫群指出,北京企業發展和台灣密不可分,更存在著互利互惠的有利條件,希望雙方未來能繼續合作,創造雙贏。兩岸關係,春暖花開之際,為兩岸產業打造雙贏平台的京台科技論壇,今年首次移師台灣舉行。中國方面邀請了6個單位團體,共120位企業家一起來台參與盛會。

雖然當前國際景氣低迷,但多數的中國企業家都認為,兩岸經貿的緊密關係,確實可以為雙方創造雙贏。中國京城企業協會會長衣錫群:『多年來,北京企業的發展,與台灣各界同仁大力支持,和相互幫助,密不可分,北京和台灣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謀求互利互惠的有利條件。』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台資企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北京台資協會會長林清發指出,中國內需市場力道驚人,即使當前全球不景氣,他還是向台資企業招手說,「北京的商機無限」。林清發:『在北京15年的企業經營經歷中,讓我看到北京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而北京又是大陸市場的縮影,台灣企業家的創新、管理,非常適合引領和開發這個潛在市場。在此,我對台灣的各位朋友說,北京商機無限。』電電公會理事長焦佑鈞也相當肯定,當前經濟部積極推出的兩岸產業搭橋專案,包括太陽能光電、汽車電子產業等,以一年交流、兩年洽商、三年合作為目標,希望能幫業者創造更多商機。

新聞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京台科技論壇 歡迎陸資參加台北電腦展 王振堂:兩岸應共推4G技術商品化 2008年12月05日蘋果日報【王郁倫、謝艾莉╱台北報導】

第11屆京台科技論壇首度移師台北舉行,總計有112位中國重量級產業高層訪台,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王振堂昨致辭時表示,直航後兩岸關係邁入新階段,建議兩岸攜手推動第4代無線寬頻通訊技術(4G)商品化,其次期望力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邁向國際大展,並提供陸資企業參展優惠方案,便利陸資企業來台投資設立據點。 王振堂昨參加京台科技論壇時,表示期望直航後兩岸互動關係邁入正向循環,包括經濟科技都能緊密往來,以獨特的方式活絡產業創造雙贏局面,成為全球最早脫離金融風暴的地區。 他發表兩項兩岸建言:首先期望促成第4代無線寬頻通訊技術(4G)發展,「目前中國開發TD-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技術,台廠則積極投入WiMAX技術的開發,但其實兩者技術結構大同小異」。王振堂表示,他希望兩岸能彼此截長補短,加速4G產品商品化,使兩岸4G技術能領先全球發展。

中國沒有開放WiMAX 第2建議是期望把台北國際電腦展規模推向全球第一。王振堂表示,台北國際電腦展有4000~5000個攤位,展期共吸引4萬買家來訪,並有300~400位國際記者來台報導,他對貿協董事長王志剛提過建議,期望能給中國廠商來台參展一些優惠方案,讓中國領導企業藉由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邁入國際化市場。 王振堂解釋,優惠方案可能包括提供較好攤位位置,或如何參展時不被排擠,他表示:「我們去中國參展也只是要這些。」 有參加京台科技論壇的正文(4906)表示,中國目前對WiMAX並沒有開放,因此台灣與中國的4G要共同互通,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4G標準互通尚需時間 正文發言人楊正任表示,目前大家所知道中國政府在第1級、第2級城市積極進行「無線城市」,但無線城市主打的是WiFi的技術,中國在WiMAX部分並沒有開放;而目前LTE也僅是在草案階段,因此若談到台灣與中國的4G標準互通,恐怕還要相當久的時間。此外,鈺程也表示,中國主打W-CDMA系統,中國WiMAX發展目前都還沒有看到,W-CDMA後續規格LTE發展動作也比WiMAX慢,各界預估LTE要發展到成熟,還需2年時間。因此鈺程也認為「若要等到台灣與中國進行4G的規格互通,的確還需要相當久的時間。」但未來4G是相當重要的發展,台灣廠商應該在WiMAX及LTE方面都會布局,不敢掉以輕心。

京台科技論壇 首度移師台北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2008.12.05 03:35 am

二次江陳會後,已在北京連續舉辦十次的「京台科技論壇」今年首次移師台灣舉行,大陸企業籌組百餘人的大型參訪團來台,號稱兩岸經貿科技交流最早、規模最大的研討會。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表示,兩岸企業家可以共同合作,一起來賺全世界錢;中國京城企業協會會長衣錫群表示,兩岸可以利用雙方不同的優勢,一起衝破國際金融海嘯。

此次來台的大陸企業團,有北京控股集團董事長衣錫群、北京首都旅遊集團總裁梅蘊新、北京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北京全聚德集團長姜俊賢、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長馬玉萍、北京台資企業協會長林清發等。

台灣方面則有台灣進出口公會理事長許勝雄、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理事長焦佑鈞、台灣電腦公會理事長王振堂、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黃崇仁等人。

江丙坤表示,台灣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安居樂業」,所謂的安居就是兩岸和平,樂業就是讓兩岸企業能夠共同合作來賺全世界的錢,所以兩會交流最終目標就是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避免台灣被邊緣化,包括關稅減免與服務業進入,也希望透過這個平台可與東協、韓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

【2008/12/05 聯合報】

京台科技論壇台北登場 兩岸名企與會

中評社台北12月4日電(記者 李仲維)第十一屆京台科技論壇今天上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包括北京控股集團董事長衣錫群、北京全聚德集團董事長姜俊賢等八家北京知名企業負責人及北京市台辦主任馬玉萍等112位大陸來賓與會。這也是第二次陳江會談以後,兩岸民間最大規模的經貿交流活動。

  台灣方面與會的企業界人士,包括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電電公會理事長焦佑鈞、台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黃崇仁、海基會副董事長許勝雄等人。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應邀在會中發表二次陳江會談的歷史意義專題演講。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京台科技論壇」昨舉行 北京老字型大小台北覓商機兩岸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國台灣網)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09:53:20

據台灣媒體報導,第11屆“京台科技論壇”昨天首度移師台北舉行,共有 112位大陸知名企業家參加此次論壇。台灣海峽兩岸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出席並發表演講。

據台媒報導,昨天召開的第11屆京台科技論壇,本屆起更名為“海峽兩岸科技與產業論壇暨京台科技論壇 ”(以下簡稱“京台論壇”),海基會董長江丙坤並以 “二次陳江會談的意義”為題發表演講。江丙坤表示,二次“陳江會”後海基會民調顯示,近60%的台灣民眾認為,“兩岸投資合作”是第三次江陳會時,最需要優先達成協定的議題之一,像“京台論壇”之類的交流正是順應民意走向。

據台媒報導,“京台科技論壇”是二次“陳江會” 後大規模的兩岸民間經貿交流,共有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北京老字型大小協會等七大行業協會,以及北京首都集團總裁梅蘊新、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等112位大陸知名企業家抵台。台灣方面則有海基會副董事長許勝雄、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理事長焦佑鈞、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王振堂、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黃崇仁等企業家出席。主辦單位之一的台灣“電電公會”指出,該論壇以後將在兩岸輪流舉辦。

此次“京台科技論壇”大陸參訪團團長衣錫群指出,同仁堂、全聚德等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應該會較早進入台灣市場。至於北京控股本身從事的基礎設施、營造業等,只要條件允許也不排除到台灣尋求發展。

北京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內聯升鞋店董事長兼總經理程來祥表示,感受到兩岸氣氛春暖花開,包括內聯升、張一元茶葉、全聚德、六必居、同仁堂等百年老品牌,此次在台北的“京台論壇”集體亮相,希望能尋覓新商機。全聚德集團董事長姜俊賢昨天中午還特地抽空拜會台灣農業主管部門人士,瞭解烤鴨用的“鴨胚”由北京運送赴台的可行性。

第11屆京台科技論壇在台北舉行 中國8大民企組織112人參與 ( 2008/12/04 17:16 鉅亨網 )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台北】 第11屆《京台科技論壇》,今年首度移師到台北舉 行,論壇並更名為「海峽兩岸科技與產業論壇暨第11屆 京台科技論壇」,由台灣 8大工商團體聯合主辦,大陸 由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負責規劃聯繫,與其他 7大單位共112人來台參與盛會,為二次江陳會後最大規 模的民間經貿交流活動,更突破兩岸交流20餘年的常規 模式。

兩岸重量級的產業巨頭對此活動能在台北舉辦,均 給予高度評價,會中由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 滋宜、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理事長王振堂、台北市電腦 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振堂、京城企業協會會長衣錫群 以及北京台資協會會長林清發等陸續致上歡迎詞,均期 許在此兩岸交流的歷史新頁上,雙方能在謀求互惠、互 利的基礎上,「合作、發展、創新、雙贏」。

今日大會更邀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以「二次江陳 會的歷史意義」進行專題演講;並由經濟部國貿局局長 黃志鵬、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黃崇仁、京城企業 協會會長衣錫群和北京老字號協會會長姜俊賢輪流進行 專題報告。

活動到下午則以平行分論壇型式進行,分有兩岸資 訊服務產業論壇、IC半導體論壇、寬頻通訊技術論壇、 農業科技交流論壇、企業家論壇和中華老字號企業家交 流論壇。晚上另有晚宴,分別由台灣區電機電子同業公 會榮譽理事長許勝雄、黃崇仁以及衣錫群等致歡迎詞。

參與第11屆京台科技論台的台灣主辦方,包括發起 單位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結合三三企業交流會、商 業總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電腦商 業同業公會、中華資訊軟體協會、台灣農業經營管理學 會、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 業公會等 8大工商團體聯合主辦。

至於大陸方面,則由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 負責規劃聯繫,並組織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北京軟件行 業協會、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北京通信信息協會、北 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京城企業協會、北京老字號協會 等 7大單位,共112人來台參與盛會。

這次參與盛會的大陸企業家中,包括北京控股集團 董事長衣錫群、北京首都旅遊集團總裁梅蘊新、北京萬 通地產公司董事長馮侖、北京全聚德集團董事長姜俊賢 、北京張一元茶葉董事長王秀蘭、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 流促進會會長馬玉萍、北京軟件行業協會會長華平瀾、 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會長馮海、北京通信信息協會副會 長周明陶、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張秋錦、北京 台資企業協會會長林清發。

“京臺科技論壇”首度移師台北 兩岸學者探討交流合作時間:2008-12-05 08:0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台北12月4日電(記者 趙博 陳斌華)“海峽兩岸科技與產業論壇暨第十一屆京臺科技論壇”4日在台北舉行。這是京臺科技論壇首度在臺舉行,也是兩會台北會談後在臺開展的最大規模的兩岸民間經貿交流活動。

  論壇發起單位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在開幕式上表示,京臺科技論壇從1998年舉辦至今,一直是重要的兩岸交流活動。這次在台北舉行意義重大,實現了京臺兩地產業論壇定期輪流在北京、台北召開的願望,也寫下了第二次“江陳會談”後第一次兩岸大型會議在臺舉行的歷史紀錄。

  北京市共有112名工商界人士、學者等參加論壇。作為與會北京人士代表,京城企業協會會長衣錫群在致詞中說,京臺兩地關係密不可分,具備互惠互利的有利條件,可以通過京臺科技論壇這樣的平臺,探討合作細節,謀求共同發展。

  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應邀在論壇上,作了題為《二次江陳會的歷史意義》的主題演講。兩岸產業界有關人士、工商團體代表,分別就台灣企業的品牌發展、加強京臺企業溝通等主題作了專題報告。

  當天下午,兩岸資訊服務產業論壇、IC半導體論壇、農業科技交流論壇、寬頻通訊技術論壇、企業家論壇和中華老字號企業家交流論壇等6個分論壇同步舉行,兩岸相關產業界人士進行對口交流,探討加強雙方合作。

  論壇由台灣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商業總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等島內工商團體,與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北京軟體行業協會等北京市有關團體聯合舉辦。

京臺科技論壇首度在臺舉行推進兩岸民間經貿交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gov.cn/   2008年12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12月4日電(記者趙博 陳斌華)“海峽兩岸科技與產業論壇暨第十一屆京臺科技論壇”4日在臺北舉行。這是京臺科技論壇首度在臺舉行,也是兩會臺北會談後在臺開展的最大規模的兩岸民間經貿交流活動。

論壇發起單位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在開幕式上表示,京臺科技論壇從1998年舉辦至今,一直是重要的兩岸交流活動。這次在臺北舉行意義重大,實現了京臺兩地產業論壇定期輪流在北京、臺北召開的願望,也寫下了第二次“江陳會談”後第一次兩岸大型會議在臺舉行的歷史紀錄。

北京市共有112名工商界人士、學者等參加論壇。作為與會北京人士代表,京城企業協會會長衣錫群在致詞中說,京臺兩地關係密不可分,具備互惠互利的有利條件,可以通過京臺科技論壇這樣的平臺,探討合作細節,謀求共同發展。

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應邀在論壇上,作了題為《二次江陳會的歷史意義》的主題演講。兩岸產業界有關人士、工商團體代表,分別就臺灣企業的品牌發展、加強京臺企業溝通等主題作了專題報告。

當天下午,兩岸資訊服務產業論壇、IC半導體論壇、農業科技交流論壇、寬頻通訊技術論壇、企業家論壇和中華老字號企業家交流論壇等6個分論壇同步舉行,兩岸相關產業界人士進行對口交流,探討加強雙方合作。

論壇由臺灣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商業總會、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等島內工商團體,與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北京軟件行業協會等北京市有關團體聯合舉辦。

2008.08.21-參加經濟部技術處[產業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活動





會議主講人介紹

葉天正 博士
發表主題:以全球觀點串聯開放創新活動
現任: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總裁
研究領域:電子商務、知識管理、服務科學、電路技術及製造流程、智慧型決策支援、整合型供應鏈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淺川和宏 教授
發表主題:以國際研發活動振興日本全球創新系統
現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訪問學人、日本經濟產業研究院研究員
研究領域:全球化R&D理論、多國籍企業理論、全球化與創新理論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Dr. Chaisung Lim
發表主題:金融風暴後,外資在韓國的研發活動
現任:韓國建國大學商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國家創新系統、創新管理、生產管理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陳信宏 所長
發表主題:開放創新與創新的類型:政策觀點
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所長
研究領域:產業經濟、高科技產業、資訊科技經濟學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Dr. Martti af Heurlin
發表主題:因應全球開放環境之國家創新政策─ 以芬蘭為例
現任職務: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Tekes)副局長
研究領域:前瞻創新與影響分析、區域網絡等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羅於陵 博士
發表主題:開放創新下的公共治理思維:連結、網絡與流動
現任: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研究員兼組長
研究領域:科技政策、科技治理、創新系統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梁蔭貽 副總經理
發表主題:HP如何進行研發全球化
現任:惠普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P)台灣分公司消費型電腦研發部副總經理
研究領域:系統整合與製造執行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趙中榛 總經理
發表主題:企業如何驅動創新研發於計畫發軔期
現任:台灣艾司摩爾股份有限公司(ASML)全球卓越創新中心總經理
研究領域:平版印刷系統、半導體及TFT-LCD產業、銷售與行銷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張嘉淵 博士
發表主題:企業如何運用研發合作改變營運模式
現任:廣達電腦董事長特別助理
研究領域:航太工程、系統動態及自動控制系統等領域之非線性複雜系統的整合與設計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黃錦輝 教授
發表主題:創新科技移轉的困難點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主任暨工程學院副院長
研究領域:科研成果商業化、中文資訊處理技術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黃寶金 教授
發表主題:國家創新系統中大學驅策開放式創新及國際合作的角色: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
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業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創新策略與政策、創業理論、資訊系統研究、組織科學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洞口治夫 教授
發表主題:聯盟驅動型創新政策的新發展:集體知識和日本產學合作聯盟
現任:日本法政大學研究所創新管理研究科教授暨創新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領域:國際經營、經營策略、產業組織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詹文男 主任
發表主題:轉型與升級-台灣研發國際化應有的思維
現任: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MIC主任
研究領域:資通訊產業分析、新產品篩選、策略規劃
more..... (講者簡介下載)

詳細活動網站說明 http://itc.tier.org.tw/2008/ch/c_speakers.asp